关闭
按回车键搜索或按ESC键关闭

新闻中心

二级甲等综合医院
博爱TLC专科№54‖膳食纤维,为何重返餐桌?
发布时间:2024/9/24 16:50:56
来源:台州博爱医院医共体
字体:

  本网讯(文化策划中心 丁建萍/文)


  接下来,我们将一边学习、一边科普,介绍人类必需营养素之一的膳食纤维。《中国营养学会膳食纤维专家共识》对膳食纤维的定义是:植物中天然存在的、从植物中提取或直接合成的聚合度≥3、可食用的、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、对人体有健康意义的碳水化合物的聚合物。聚合度的意思,是指葡萄糖单体的数目,聚合度≥3个,是构成膳食纤维的条件之一,有些天然膳食纤维的聚合度高达10000。本文为开篇:膳食纤维,为何重返餐桌?


  先扯远点,说说纤维。植物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,是植物的骨架材料,从分子结构看,是由许多葡萄糖单体链接起来的高分子多糖,归属碳水化合物,是自然界最多的碳水化合物。植物的根、茎、皮、叶、果、种都含有大量纤维,主要是纤维素,少量半纤维素、木质素、树胶、果胶。最常见的,比如棉、麻、竹、木纤维,为人类所用,最后被自然界的微生物降解回收,肥沃土壤,保持水土,从而循环往复、生生不息。还有动物毛发,比如牛羊毛发、鸟类羽毛,是角蛋白纤维。还有动物分泌液纤维,比如蚕丝、蜘蛛丝。还有矿物纤维,比如石棉。

  牛、羊、鹿等食草的反刍动物,也是挑食的,并不会啃食所有植物纤维,青草、干草、嫩树叶,才是它们最爱,而且,它们不能直接将纤维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。实际上,反刍动物只需提供场所,就能坐收渔利,空手套白狼,赚了个盆满钵满。那么,它们是如何做到的?


  反刍动物的肚子,看上去总是鼓鼓囊囊,为什么?因为,反刍动物有四个胃,瘤胃、网胃、瓣胃、皱胃,占据身体很大比例,这样才能消化纤维。比如牛的第一个胃——瘤胃,容量约200升,巨大无比,轻松容纳一个成年人。瘤胃中寄居着数量繁多、功能强大的原虫、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,分泌纤维素酶、半纤维素酶、β-糖苷酶等消化酶,能将食物中的纤维素、半纤维素和果胶等多糖类物质发酵分解。发酵产生的成果——乙酸、丙酸、丁酸和戊酸等挥发性脂肪酸(短链脂肪酸),一部分作为微生物自身生长、发育、繁殖的能量,另一部分直接被微生物的宿主——反刍动物窃取。

  而养肥了的微生物本身,被迫游走到第四个胃——皱胃,最终也成为反刍动物的食物,菌体蛋白质、糖类和脂类,统统被消化吸收,渣子也不剩,成为反刍动物主要的、直接的营养来源。就这样,反刍动物借助栖居瘤胃的微生物的辛勤劳作,坐收渔翁之利,赚个盆满钵满,成功养活自己。当然,反刍动物也不例外,终将搬上人类的餐桌。

  人类的膳食纤维,定义见上文,通俗讲就是人类能吃的纤维。当然,能不能吃是相对的,极度饥饿时人类啃树皮充饥。通常,难以下咽的,不算膳食纤维,比如棉、麻、竹、木纤维,还有米糠、麦麸、甘蔗渣等等;动物爱吃的青草、干草、嫩树叶,也不是人类膳食纤维。因为,相较反刍动物,人类的胃肠道弱爆了,对纤维素的要求很高。

  人类的膳食纤维,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可食用的非淀粉多糖,存在于蔬菜、水果、谷物、坚果等植物中,还有海带、紫菜、木耳、蘑菇等菌藻类。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胃、小肠消化吸收,但能被人体大肠内的微生物发酵分解一部分,产生一些挥发性短链脂肪酸。与此相对,动物用骨骼支撑,除了毛发,动物体内不含纤维,所以,肉、蛋、奶、油等动物性食物中没有膳食纤维。

  膳食纤维对人体有重要健康意义,主要是指:1、增加粪便体积,促进排便;2、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;3、降低血糖、胰岛素水平,提高胰岛素敏感性;4、为结肠发酵提供产能底物,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或活性。

  人类是杂食动物,人类没有强大的胃肠道,要想健康活着,就要吃肉又吃菜,哪样也不能缺。当然,只吃植物性食物,也能勉强活着。

  有史以来,膳食纤维一直混迹人类的食物中,虽然食之无味,人类也不喜欢,但是弃之可惜,无奈聊以充饥。因为,漫长的人类生存历史中,一直未能全面解决温饱,食不果腹时常有,衣食无忧是奢侈。所以,节约粮食,依靠全谷物、蔬菜喂饱自己,是千万年来普罗大众的日常。还有一个原因,是粮食加工技术是工业革命后发展起来的,古人享受不到精细粮食。正因为如此,人类可能常常欠缺蛋白质、脂肪、可消化碳水化合物,却从来不缺膳食纤维。膳食纤维缺乏的病例,极少发生,没有切肤之痛;膳食纤维的诸多好处,体会不深,甚至不以为然。

  直到最近数十年,部分国家和地区实现饮食自由,人们可以尽情享用脂肪、蛋白质和精制碳水,飙升多巴胺的高糖、高脂混合加工食物,大块朵颐。与此同时,食之无味的膳食纤维,不必聊以充饥,不再弃之可惜,最终,淡出餐桌。

  然而,好景不长,历史上罕见的“文明病”或称“富贵病”——肥胖症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等等慢性代谢性疾病,席卷人类,短短几十年,荣登成年人患病率榜首。肥胖三高演进而来的心脑血管病,则成为人类的首要死因。作为比较,生活依旧的非洲土著,每日纤维摄入量依然高达30~40克,却成功躲过了“文明病”或称“富贵病”。

  人们终于认识到,膳食纤维并非可有可无,而是不可或缺,对人体健康意义非凡。20世纪90年代,WHO推荐膳食纤维为营养必需品,并将其列为“第七大营养素”,跻身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水的行列。

  如今,膳食纤维不仅回归人类餐桌,而且位高权重、显赫一时。膳食纤维是肥胖三高的病因治疗措施之一,越是肥胖三高,越是趋之若鹜,丝毫不敢怠慢蔬菜、水果、粗粮、菌菇。

★  ★  ★  ★  ★

  代谢综合征TLC项目组,专注中心型肥胖、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脂肪肝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(强化生活方式干预,TLC),如果依从,可以减轻、有望逆转代谢综合征。

  讲述代谢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,授人以渔,是我们的宗旨。介绍医学、营养学、运动学知识,合理营养,科学运动,甄别减肥的误区,避免减肥的陷阱。原创不易,感谢你的:关注、点赞、点在看、转发分享。